教育成果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学易云合作学校门户网站 >> 教育成果

新课标下的作文课外练笔
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14-12-01 点击:712

课标下的作文课外练笔

邹文明

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作文是衡量学生各种能力的尺度。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就只以一篇作文而定“人才”,现今各种语文试卷中作文也大都占40%。新课标也指出:“写作是认识世界、认识自我、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。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。”毋庸置疑,课堂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主渠道。但传统教学中存在着“重课内轻课外、重形式轻内容、重指导轻练笔、重共性轻个性”的现象,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。初中语文新课标规定:“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,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。”作文训练周期很长,这就要求学生多积累、多练笔、多实践。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在跟大作家福楼拜初学写作的7年间,写出的稿子堆起来高达一人多,他就是在反复写作的稿子堆中站起来的。事物总是由量变到质变。学生随着练笔的增多,夯实了基础,写作能力自然会提高。下面是我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课外练笔做法,在此抛砖引玉。

一、拓展内容:

新课标要求:“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,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,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。提倡学生自主拟题,少写命题作文。”我除了抓好“大作文” (教材中的单元作文)教学,我还要求学生多写“小作文”(即其他练笔)。我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“小作文”本,每周至少完成三篇以上的小作文(初一可写片断,到初二、初三时尽量写“成品文”)。内容可以是老师临时规定的范围,如学校准备下周要举办演讲会,便要求人人写一篇演讲稿;也可以是日记、周记,把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及时写下来;还可以写读书札记。或议论,或抒情,形式不拘,个数多者不限。学生们有着不同的生活,也就有着自己的秘密、爱好、心声、烦恼……因此在大作文之外,加强小作文训练,正是作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,尊重学生发展。如果每次作文都用“金箍棒”画一个“圈”,就走不出怪圈,作文势必固步自封了。

二、加强指导:

生活是写作的源泉。有些学生有所见闻,但熟视无睹,写作时仍抓耳挠腮,无从下笔。如何让他们能下笔呢?叶老说:“作文要写诚实的、自己的话。”新课标也指出:“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,让学生易于动笔,乐于表达,引导学生关注生活,热爱生活,表达真情实感。”于是我认为应多引导学生参加实践,感悟生活,让其“有米下锅”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,也没有哪两个人的生活经历是完全相同的。小作文是大作文的铺垫、延伸、补充。如在学习了有关说明文后,我让学生写《我最拿手的一道菜》的说明文,以程序说明为主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实践做家务,才能把操作程序写清楚。实际上学生大都在家已实践过,他们愿写、乐写。因此,这类作文很成功,他们觉得作文是一种乐趣、一种享受。

三、培养兴趣: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十几岁的初中生正处求知欲正旺的年龄段,一旦对写作发生了浓厚兴趣,就会诱发学习的能动性。让其体验成功是培养写作兴趣的关键。成功对不同的学生意味着不同的内容:作文水平差的能比以前进步就是成功,中等的能达到基本要求就是成功,好的能有一点创新就是成功。因此在每次批阅时总是找出作文的闪光点给予肯定,哪怕是一个好词一句佳话一段美文,总是不厌其烦地作出简单明了的批示。另外,我在班级黑板报上开辟了《习作园地》这一栏,每周小作文批阅后(因工作量大,把全班分为四组,每周只阅一组),从中选出二至三篇佳作复印后贴在专栏里,让同学们共同欣赏,有了相互交流的机会,同学们作文兴趣就更浓了。我想:以上做法正是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:“应重视对写作的情感和态度的评价……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与鼓励。”

四、张扬个性:

“她是我生活的多棱镜,折射出七色光彩;她是我心情的调解剂,饱尝着酸甜苦咸……她的每一个字,是我‘心’的锤炼。我感谢生活,我感谢老师,我感谢日记。”这是我的一名学生在一小作文中写的一段话。2004年中考,他以全市第一名考入了我市重点高中,当然,语文成绩也名列前茅。翻开他三年来厚厚10多本小作文本,一股生命的鲜活气息迎面而来:日记让人窥视到内心真情的大胆流露,诗歌让人欣赏到情感含蓄的抒怀,论说文让人触摸到对社会问题议论的激荡脉搏,记事篇让人洞察到对复杂人生的辩证思考。的确,学生在自由作文里,尤其是日记里思维活跃,敢想敢说,语言极具个性;不像大作文那么正统,让人“活力”不得张扬,怕“跑题”,顾忌重重,甚至无病呻吟。自由小作文是在没有任何压力情况下,主动创作,无需掩饰,以生活为本源,以率真参与社会,只要老师加以疏导,让其“去伪存真”,日久怎能不“言为心声”呢?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,让他们真实地记录自我,既体现了“以人为本”的教育理念,又为写作广开天地。他们可以敞开心扉,敢爱敢恨。但正值花季的初中生们,心理尚未成熟,大人眼里的小事有时却让他们难堪与无奈。因此,我在批阅他们的日记时,我成了享受“秘密”最多的人。他们不愿与父母、朋友诉说的事却愿借助文字与我交流。当然,当他们在日记中注明要“保密”时,我绝对遵从。有时写下谈心的话语与其释疑释惑时,似乎怀疑自己竟成了“心理医生”,但又确乎是语文教师之职责。如果没有这些日记周记,光靠几篇大作文,恐怕难有如此的心灵交融吧。

从学生的个性培养这一角度出发,教师在写作时加以指导,不设框框去束缚他们的思维。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自流,不管不问,而是以加强基础为手段,积极引导,扬长避短,使他们个性尽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。相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,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写作的天空,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,不断熟练文笔,积累写作素质,在不久的将来,中学作文教学定能出现万紫千红的绚丽春天。

责任编辑:本站

相关新闻
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暂无评论
技术支持:学易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