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成果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学易云合作学校门户网站 >> 教育成果

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学习古诗文

作者:佚名 来源:未知 时间:2014-12-01 点击:1341

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学习古诗文

邹文明


[摘要]:在古诗文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,本文结合课例浅谈了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创设的几种情境教学方法:兴趣激发,音乐渲染,图画描绘,短剧表演等。

[关键词]:创设;教学情境;古诗文


古诗词教学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仍然是重要的组成板块。的确,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,对传承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但目前有很多学生却不能充分享用这笔财富。他们认为学习古诗文没有多大价值,而且单调乏味,缺少学习兴趣。而语文新课程理念强调:“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,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,促进德、智、体、美和谐发展。”因而在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入选的古诗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“美文”。要通过这些“美文”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,就应该从创设情境开始。通过情境教学,让学生在各种有效情境中感知到诗文中蕴含的美育因素,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、审美鉴赏能力。

为此,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。现在结合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一篇精美作品——陶渊明的著名散文《桃花源记》,浅谈一下在古诗文中如何创设情境,让学生感知美文、理解美文、喜爱美文,从而达到语文新课标总目标之一——逐步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。

一、        兴趣激发,创设情境

教育家程颐曾经说过:兴趣是完成课堂教学和获得知识的巨大动力。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、最现实并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因素,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。因此,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激发学生的求知欲。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,问题是学习的起点。因此在课前,教师根据内容结构巧设问题情境犹如“一石”激起千层“浪”,学生就会自主学习,积极思维。

《桃花源记》开课可如下设计:(先出示桃花图片)同学们,欣赏了这幅美景图,感受如何?(再出示伊拉克战争图片)从这幅图片你又想到了什么?这幅图提醒我们,现代世界仍存在残酷战争,许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。(再出示东晋末期图片)我国东晋末年,封建国家分裂,战争频繁,王朝腐败,人民赋税徭役繁重。可以说,和平是古往今来每个民族共同的向往。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美好理想的体现,它就是——世外桃源。此成语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(板书课题)。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?为什么说它是“世外”呢?欲知详情,且从文中去寻求答案吧!

二、        音乐渲染,营造情境

音乐本身就有人文属性,优美音乐可以减少紧张的文化课程给学生带来的劳累,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、体力上的放松。在语言教学中,借助优美和谐的音乐旋律营造美的氛围,烘托渲染诗文的内容,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,理解文章的内容。在教学《桃花源记》一文时,可选取笛子独奏曲那种悠扬婉转的旋律,加上教师充满感情的朗读,让学生闭目想象桃源仙境:泉水叮咚、桃花盛开、芳草鲜美、落英缤纷、美池桑竹、阡陌交通、黄发垂髫、怡然自乐。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陶醉在幽美的意境中,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。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现。”同时学生在配乐反复吟咏下,自然能充分感知诗文中的诗情画意,有利于学生感受古诗文语言的形象精美,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。因此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是学好古诗文的必要途径。只有反复地诵读,才能品出其中意味,才能理解深刻内涵,才能提高朗读水平。

三、        图画描绘,再现情境

初中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想象力和绘画水平。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给学生创设展示他们多才多艺的平台,让其结合自己生活实践充分发挥想象,把古诗文中的优美意境用笔描画出来,用想象的智慧去激活枯燥的诗句,做到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,真正既学到知识,又提高了能力。

《桃花源记》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:“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”这就是一幅有色有声迷人的暮春桃林图。第二段更是描绘了一幅人与人、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的桃源生活图。教学中,我让学生发挥想象,用绘画的形式把文中的情境再现出来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的图画各具匠心。然后让学生选出优秀代表作品张贴出来,这样既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,又锻炼了他们的绘画能力。事实上,陶渊明描绘的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,在历史上也吸引了不少画家去画桃源图。

四、        短剧表演,重现情景

许多古诗文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,让学生在充分诵读诗文和理解诗文内涵的基础上,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,把文中的部分情景可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,既有利于理解文意,又可培养学生想象力、表现力。

《桃花源记》用三百多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、有人物、有对话、有情节的故事。教学后,可让学生分组自备道具,自己组织台词,自编自演,利用活动课上台表演。通过表演,重现了桃 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、桃源人与渔人谈话及宴请的情景。表演中,小演员们理解了作者向往和谐社会的美好情感,同学们也学到了一些古代礼节。看着他们一丝不苟地表演、小观众们津津有味地欣赏,我深深感到:同学们多么富有创造力,而我们教师也应多为他们创设条件,让他们有表现自我、完善自我的天地,从而树立自信心,为他们将来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打好基础。

总之,创设情境,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,这种教学法不仅能适应古诗文教学,在现代文教学中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:“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,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,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、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,提高学习效率,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。”因此只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,大胆地解放学生,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、去探究、去创新,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,才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。

责任编辑:本站

相关新闻
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暂无评论
技术支持:学易云